首页> 动态> 详情

世界即时看!正说欧阳修(七):不随波逐流,秉持我以我手写我心的创作态度

2023-06-13 21:56:06 来源:顶端新闻

欧阳修是他那个时代的文坛风向标,苏轼苏辙两兄弟,曾巩、王安石等人都受到欧阳修赞誉与推奖而名噪于世。


(资料图片)

# 顶端作家造星计划 #

欧阳修不仅文学功底深厚,而且精通史学,他与宋祁合撰《新唐书》,他又独自完成了二十四史之一的《新五代史》的编撰与修订。

在欧阳修的诸多文史成就中,歌词的创作是格外引人注目的,欧阳修的词辑录在《六一词》,又名《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》,今存260多首。放眼整个北宋词坛,这一数量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。

#顶端夜读#

改革墓志铭

欧阳修在创作的过程中,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,很多人不喜欢他的文章,对他的文章风格不屑一顾。

宋仁宗庆历八年(1048年),欧阳修的好友尹洙去世后,他为亡友写了悼文《尹师鲁墓志铭》。时人对这篇墓志铭文妄加非议,说欧阳修不近人情;尹洙的家属也不满意这篇墓志铭,认为对家属的评价太简单了。

这是对欧阳修极大的挑战,也对古文复兴运动带来了挑战,欧阳修面临艰难的抉择时,他选择了坚持,于是写下了《论尹师鲁墓志铭》,以下节选:

此三者,皆君子之极美。然在师鲁,犹为末事。其大节笃于仁义、穷达祸福,不愧古人。其事不可遍举,故举其要者一两事以取信。如上书论范公而自请同贬,临死而语不及私,则平生忠义可知也。其临穷达祸福,不愧古人,又可知也。

欧阳修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?因为在唐宋时期,墓志铭文多是一些陈词滥调,是套路式的文章,文风也是随意夸饰,有的墓志铭文甚至与墓主人的生平活动大不相符。

欧阳修在给尹洙写的墓志铭文里一反常态,是以实事求是的严肃态度来写的,这与当时流行的墓志铭文风格截然相反,这是欧阳修凭一己之力对墓志铭文发起的一次改革。

与其说这是一篇作者对自己作品自我分析评论的文章,还不如说这是一篇论辩式的、作家探讨创作经验的文章。欧阳修在文章中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。

欧阳修认为墓志铭一定要客观真实,实事求是,不能随意夸饰,要对墓主人做出客观的评价,这是其一。

在对墓主人生前的事迹描写中,欧阳修提出要重点选材,一个人生前会有很多重大的事情,要选取最能反映墓主人性格特点的事迹写进去,也就是文中说的“止记大事”,这是其二。

欧阳修提出墓志铭文的写作要“文简而意深”,用简洁流畅的语句表达文章的主旨,生僻难懂的语句字词最好不要采用,这是其三。

欧阳修认为墓志铭应该遵从“其语愈缓,其意愈切”的艺术表现手法,这样才会深入浅出,引人入胜,形成一种抒情委婉的的风格,这是其四。

欧阳修有他追求的文章风格,他是古文改革的践行者,从这篇墓志铭文中就能看出来。他不会随波逐流,更不会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而放弃自己的写作原则,他的写作秉持这“我以我手写我心”的严谨、求实的态度。

他是以一个历史学家实事求是的严肃态度来写这篇墓志铭文,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。

其实欧阳修本身就是一位历史学家,他以一己之力,耗时二十年撰写完成了二十四史之一的《五代史记(新五代史)》,而且和宋祁合作完成了《新唐书》,一个人独自参与两部史书的撰写,这也中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焦点报道:新泽西州委员会为NFI提出税收激励奖
下一篇:最后一页